2020年经济综合--同等学力考试大纲解析第四版知识点
想报考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的学员,现在都应该进入到复习阶段了,为了帮助考生能更好地进行复习,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老师特整理了2020年经济综合--同等学力考试大纲解析第四版知识点供大家复习。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大纲--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名词1、市场:是指交换的场所、渠道和纽带。
名词2、市场经济:指由市场机制 配置资源的经济,它与一个社会经济制度性质无关。
名词3、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交易关系中形成的以价格、供求和竞争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的一套有机系统。
名词4、增量改革:即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也就是说,在等级规则作用较小的边际上,选择具有帕雷托改进意义的利益调整方式进行体制改革,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名词5、渐进式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实行增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相对应。我国没有从理论出发,而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选择了一条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道路,逐渐从一个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简答1、简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及运行特点。
1、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在决策结构上,实行中央集权控制;
(2)在动力结构上,忽视物质利益刺激,实行平均主义分配原则;
(3)在信息结构上,实行计划指令纵向传递,全部经济活动纳入计划的轨道,企业行为基本不受市场信号的制约;
(4)在所有制结构上,追求“一大二公”,实行“穷过渡”。
2、运行特点。
在传统体制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都是由计划控制的,企业主要根据非价格信号了解各种资源和产品相对稀缺程度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调节方式。
(1)首先,企业对瞬时出现的情况作出如下反应:一是使产量与当前最稀缺的资源相适应;二是实行强制替代,即由短缺引起的投入组合的更改;三是根据可得到的投入品来决定产出构成。
(2)其次,在追求高经济增长率目标的驱使下,从上到下存在强烈的数量冲动。
(3)最后,由于企业不承担投资决策的责任,这会使投资需求大大超过可供分配的投资资金,引起“投资紧张”。
实践证明,这种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暴露出很多弊端。
简答2、简述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配置资源和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与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性质无关。市场经济具有以下特征:
(1)、资源配置遵循产权规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必须遵循产权和市场规则,即资源配置的权力与行为人拥有的资产量成正比。所以,排他性产权的确立是市场机制有效协调微观决策的必要条件。
(2)、决策分散化。分散化的家庭和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在给定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根据对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独立地对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问题作出判断和决策,并承担相应的经济后果。
(3)、自由和平等竞争。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所有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人的地位和机会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他们在机会均等、公平交易准则的约束下自由地参与市场竞争,这包括消费选择自由、开业自由、就业选择自由和交易自由。
(4)、价格协调微观决策。在市场经济中,价格作为显示资源稀缺程度的信号是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它能自动协调微观决策。这里所说的价格具有广义性,它不仅包括产品价格,还包括利息、工资率等要素价格。
简答3、简述渐进式改革方式的特点,并阐述渐进式改革在我国取得成功的原因。
从实践上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一种是大爆炸式的激进式改革,另一种是从上到下的渐进式改革。中国的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约束下进行的,或者说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改革只能是渐进式的改革----我国没有从先验的理论出发,而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选择了一条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道路,逐渐从一个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1、渐进式改革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1)、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改革的推动者与组织者是由一个权力中心和层层隶属的行政系统构成的,权力中心根据下级传递上来的改革需求形成方案,然后通过各级党政系统贯彻实施;
(2)、增量改革。就是在基本不触动原来的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经济的增量改革部分率先引入市场机制。
(3)、先试点后推广。以便在改革的不可逆转性与改革的稳定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2、我国渐进式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
(1)第一,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按劳分配为主的条件下采用多种分配方式,从而既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进程,又使社会主义制度适应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2)第二,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判断改革的成效,即是否越来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越来越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越来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第三,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在稳定与发展中积极推进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4)第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适时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推行政治民主化等。
论述1、我国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的这段时期,理论界主要是围绕怎样看待市场的作用、怎样认识和对待商品货币关系,是否应该利用价值规律等问题展开讨论。
第一阶段:1978–1983,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放权让利,把计划建立在价值规律基础上的理论认识,促使在十二大上“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被政府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在这一原则中,直接的指令性的计划仍被看作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整个经济运行的基础,市场调节只是从属的、次要的;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一种互相对立的“板块”式结合的关系。
第二阶段:1984–1987,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
根据这一论断,在以下问题上取得了共识: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不可逾越的阶段;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具有统一性;计划与市场板块式结合。在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从1984年年底开始,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并进行了具有明显的市场取向的改革,如减少指令性计划比例,扩大市场调节范围,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价格双轨制。
这一理论最重要的突破有两点:(1)是突破了把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第一次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把商品经济当作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2)是突破了把指令性计划当作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根本特征的传统观念,肯定了指导性计划也是计划的一种形式,从而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计划经济的基础。
第三阶段:1987–1992年,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十三大,“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1987年10月的中共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不在于市场与计划的多少,而在于所有制的不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与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应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还包括资本、劳动等要素市场,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中市场机制作用认识的一次突破。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要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
第四阶段:1992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十四大。
邓小平在1992年春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和战略部署。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六大重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
论述2、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决定了它的运行过程及其结果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与要求,又具有不同与其他类型的市场经济的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
(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的作用。
(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对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对于积累资金、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以及加快生产力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协调发展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割裂、相互排斥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对立的。因此,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共同发展。
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市场经济中贯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出来,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然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原则纯粹实现的条件并不具备,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1)、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需要通过市场交易关系才能实现;
(3)、即使是公有资产,但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要有偿使用,占有公有资产的企业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所以其价格如利息、地租等应反映资源的稀缺性、而这会或多或少影响到按劳分配的实现过程和实现形式。
论述3、试述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塑市场竞争主体。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1)一是放权让利的改革阶段;
(2)二是试行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
(3)三是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阶段。
以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为核心内容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实施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第二,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第三,对于大型竞争性国有企业应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其中应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政企分开问题,二是产权关系明晰化问题。第四,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第五,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第六,以改革促管理。
2、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优化市场的核心是完善市场机制。市场机制的完善除了市场主体必须产权明晰、具有硬的预算约束等体征之外,还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进一步开放市场,构建一个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三是深化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就必须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体系。需要构建三个约束机制:一是受制于个人的宗教信仰、道德规范的自我约束;二是交易双方都有的某种威慑力量使对方不敢“坑人”的相互监督;三是依靠法律、舆论、政府等力量的第三方监督。
3、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政府有义务在按照国际惯例实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开放国内市场,为公平的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此政府就需要通过机构改革转变职能:一是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避免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二是明确经济政策目标,优化经济政策工具,提高经济政策效率;三是通过机构改革建立一个精简、高效、廉洁的政府服务体系;四是尽可能使政府的政策及政策的制定过程具有透明性,从而引入公众对政府行为的必要监督;五是政府应成为遵守法律的楷模,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并努力创造一个公正的法律环境;六是实行国民待遇与非歧视原则。
4、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我国分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建立起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分配制度改革要体现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兼顾效率和公平。国民收入分配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过程。按效率进行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可能导致贫富差距过大,而政府可以通过着眼于实现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维护社会公平。
报考资格评估
- 大专以下
- 大专
- 本科有学位
- 本科无学位
- 硕士
-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