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经济学在职博士的模拟题
人们都希望国富民强,而国富无非就是经济发达,人们生活安康,所以经济学一直是社会中的热门专业。对于在职人员来说,也想向经济学靠拢,希望成为经济学的领头人物,所以很多符合条件的人们就开始报考在职博士。下面就是由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老师给大家提供的一套关于经济学在职博士的模拟题及答案,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名词解释 (每题4分,共20分)
1. 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2. 菲利普斯曲线
3. 直接融资
4. 社会保障
5. 国际收支
二、简答题 (每题8分,共40分)
1.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 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3. 通货膨胀的成因
4. 产品生命周期的四阶段理论
5. 财政职能的基本内容
三、论述与计算 (每题20分,40分)
1.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依赖于体制模式的转变
2. 已知消费函数为C=200+0.5Y,投资函数为I=800-5000r,货币需求为L=0.2Y-4000r,货币供给为m=100。
(1)求IS和LM曲线的方程
(2)求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息率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 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前者是指厂商在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生产要素投入所需要的实际支出;后者是指厂商使用自己的生产要素所必须支付的机会成本,与显性成本相对。经济学中的成本是二者之和。
评析:隐性成本的概念揭示了经济学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即机会成本,在解释这个名词时,强调机会成本是比较关键的。
2.菲利普斯曲线:是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在1958年提出来的,它描绘的是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并且当通货膨胀率为零时,失业率稳定在一个水平上。该曲线揭示了低失业和低通货膨胀二者不可兼得。
评析:菲利普斯曲线是理解总供给总需求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应该回答出它是什么,反映了什么,其次应该知道它是一个经验性的结论。
3.直接融资:是指货币资金供给者和货币资金需求者之间直接发生的信用关系。双方可以直接协商或在公开市场上由货币资金供给者直接购入债券或股票。通常情况下,由经纪人或证券商来安排这类交易。
评析:直接融资是两种主要的融资方式之一,复习时应该注意与间接融资对比起来记忆,99年的论述题实际上考的就是这个知识点。
4.社会保障:是指政府通过专款专用税筹措资金,向老年人、无工作能力的人、失去工作机会的人、病人等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是随着近代大工业而产生的。
评析:记忆性的内容,主要涉及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等方面。
5.国际收支:反映的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有广义和侠义之分。前者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同其他国家由于贸易、劳务、资本等往来而引起的资产转移;后者指系统记载的在特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
评析:2000年考过广义国际收支,所以在回答这个概念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区分广义和侠义的国际收支,不需要展开。
二、简答题
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资源配置遵循产权规则:通过对产权的界定和保护来确立排他性产权,对于市场机制有效协调微观决策是至关重要的
(2)经济主体独立自主的分散决策:在市场经济中,经济决策是由各个独立的经济决策主体自主进行的,并承担决策的相应后果
(3)自由和平等的竞争:市场经济作为契约经济,所有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人的地位和机会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他们在机会均等、公平交易准则的约束下自由地参与市场竞争
(4)市场价格协调的微观决策: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变动显示着产品的稀缺程度,指导微观主体进行决策
(5)按生产要素贡献和市场效率分配
评析: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资源配置的原则、主体、方式、协调手段和收入分配的依据等诸多方面,是一个逻辑和实际不断扩展的过程。
2.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1)降低信用等级较低的金融机构发行存款和债务凭证的成本;
2)能够使金融机构减少甚至消除其信用的过分集中,同时继续发展特殊种类的组合证券;
(3)使得金融机构能够更充分地利用现有的能力,实现规模经济;
(4)通过将非流动资产转换成可流通证券,使其资产负债表更具有流动性,而且能改善资金来源;
(5)证券出售后,将证券化的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移出,可以提高资本比率
评析:实记,主要的落脚点在于资产证券化对金融机构的影响,这个概念在02年名词解释中考过。
3.通货膨胀的成因
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由于宏观经济运行可以简要地概括为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因而通货膨胀的成因也主要表现为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
(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增加都会对社会总需求增加产生影响
(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由于供给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成本推动主要包括工资和利润推动
评析:该考题其实就是考察了通货膨胀的类型,一般答到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并对其简单地进行阐述就可以了,能够知道结构性通货膨胀就更好。
4.产品生命周期的四阶段理论
(1)创新国由于具有广大的市场、高水平的技术人员、科技投入,且企业将创新转化为产品的能力强,因此创新发生在创新国,并对该产品有生产和市场的垄断
(2)外国开始模仿,创新国产品在该国(模仿国)的竞争力下降
(3)外国模仿者开始向第三国出口,创新国出口受到影响,且大幅下降
(4)外国产品进入创新国市场,创新国开始从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
评析:可以结合发展中国家的政策选择进行记忆,比如进口替代到出口替代实际上包含了(2)-(4)的主要方面,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理论,其他还包括产业内贸易等。
5.财政职能的基本内容
财政职能是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包括
(1)资源配置职能:指政府主要通过税收动员社会资源,通过财政支出提供公共物品,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
(2)收入分配职能:指政府通过收入——支出制度对不同的收入阶层征收不同的税,并且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支出项目,实现对市场活动产生的收入分配状况的合理调整
(3)经济稳定职能:指政府在失业和经济萧条使其实行赤字财政,在充分就业和通货膨胀压力很大时期实行盈余财政,熨平经济波动
(4)经济发展职能:指政府通过主要税收优惠政策,调整支出结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评析:前三项包括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主要着眼于短期;经济发展主要着眼于长期,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并且结合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应该能够比较容易地回答,由于是简答题,所以需要对各种职能做一个比较简单的解释。
三、论述及计算
1.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依赖于体制模式的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转向主要通过提高投入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实现。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一般都是抽象掉制度因素,考察一国经济是如何通过物质生产要素的投入变化或生产率的变化实现增长的。
增长方式转变的标志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评价和度量的,而技术进步又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体制创新。体制因素之所以可以推动或制约经济增长,是因为体制的变化具有改变收入分配,又改变经济中使用资源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体制的这种功能又是与体制可以影响人类的选择行为有关。
(1)体制实际上为每一个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人设置了一整套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行为规则,这就为每一个追求最大化利益的行为人规定了约束条件
(2)体制创新可以通过塑造出新的激励机制,激发行为人参与交易活动和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推动经济增长
(3)当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有助于克服经济活动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或搭便车行为时,它就能以较低的激励成本调动行为人的劳动积极性,推动经济增长
因此,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依赖于经济体制的转轨。
评析:首先回答增长方式转变的含义,然后回答增长方式实现的途径,接着阐述制度之于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作用,04年简答题考过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机理,其实这个问题与本题又一定的相似之处,最后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报考资格评估
- 大专以下
- 大专
- 本科有学位
- 本科无学位
- 硕士
- 博士
上一篇: 法律硕士单选选择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 考博英语词汇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