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1篇简章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具有百余年办学历史,其中,土木工程学科起源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土木工程科,1953年,成立矿井建设专业,成为国内第一个定位于培养矿山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力学学科起源于 1951年的中国矿业学院基础课程组。两大古老而传统的学科各自经过漫长、曲折的发展,逐渐成长为中国矿业大学的优势学科。2010年,力学学科整体从理学院划出,与成立于1996年的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实现了两大学科的强强联合。2016年,学校专业重组,将建筑学专业调整出学院,力建学院遂更名为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百余年的传承与发展,学院秉承“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的办学理念,逐渐形成了“人本、学术”的学院环境;“务本、进取”的学院精神。
学院设有土木工程、工程力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4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力学 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教授工程学术,养成建设人才,而应社会之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学院先后为国家和社会输送近2万名毕业生,培养了一大批国家级行业科技精英、管理骨干和领军人物。进入新世纪以来,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3个专业先后通过住建部专业教育评估。土木工程成为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和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建设点,工程力学成为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和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工程管理成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特色专业。学院拥有土建类专业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江苏省力学实验示范中心、土木类专业创新实践教育中心。2010年以来,2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博论文提名论文,4人荣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校优秀毕业生”称号。2016年学院获第 10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2017年获第 11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一等奖,2018年全国大学生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竞赛一等奖1项(全国第一名)。学院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036人,全日制博士生、硕士生1133人。
学院形成了以地下土木、力学为特色,地上土木、工管、建环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基本格局。拥有岩土工程、工程力学 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土木工程、力学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土木工程江苏省优势学科,地下工程灾害预测与控制江苏省优势序列学科,土木工程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十一五”以来,学院共承担包括“973计划”、“863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重大重点项目2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近50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学院拥有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深井建设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6个省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202人,其中专任教师172人。在职及兼职双聘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共计12人。专任教师中教授57人,副教授77人,博士生导师5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2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88.4%。学院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科技部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双创计划”1个、江苏省优秀科研创新群体1个。
学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等十几个国家的几十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关系,特别是与诺丁汉大学的合作交流已开展15年。学院拥有2个教育部审核评估通过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已有三届毕业生,其中建环专业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办学项目已获批创建江苏省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项目。每年邀请国内外近40位知名大学及权威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和学者访问学院,并选派10余名教师赴美国、英国等高水平大学进修、访问或合作研究。成功举办了混凝土与结构新进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中英岩土工程学者交流会、深埋隧(巷)道国际研讨会等国际会议。
绘水泥钢筋之骨,筑城市空间之躯。目前,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院将在学校“建成世界一流矿业大学”的目标引领下,强本固基,砥砺拓新,力争经过10年左右的艰苦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拥有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土木工程学科、力学学科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