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院
1篇简章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商业专修科下的会计专业,1997年更为现名。学院具有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办学层次,设有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两个二级学科。1981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会计学博士点,1987年被财政部、中国财贸工会委员会评为“全国财税系统先进集体”,1988年被国家教委遴选为国家重点学科,1992年被国家教委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同年被财政部评为“全国财政先进单位”,1995年被财政部评为“全国先进财会工作集体”,1995年被授予“上海市模范集体”荣誉称号,1997年被评为财政部重点学科,2000年“会计与财务研究院”入选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为全国首批两个会计学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2004年上海财经大学成为全国首批具有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办学资格试点院校之一,2018年“会计改革与发展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计划”。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分会(原中国会计教授会)秘书处常设单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专任教师60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22人,助理教授13人,讲师及助理研究员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98.3%,取得海(境)外博士学位教师比例40%,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比为63%。学院拥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支、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上海市教学团队1支、上海市“为人、为师、为学”先进典型团队1支,各类省部级及以上人才项目入选者60余人次。
学院始终坚持“国际化、本土化、专业化和智能化”的学科发展理念,提倡“慎思明辨、敢为人先”的学术精神,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鼓励跨学科、跨地区的合作研究,精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民族精神,富有创造力、决断力、组织力及坚韧力的卓越财经人才。自1989年起,学院多个教改项目连续8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历经几轮改革,学院已逐步建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目前在校本科生1200多名,全日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300多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00多名。
学院坚持融通中外,着力构建上财国际战略体系。1993年以来,学院相继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密歇根州立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麦考瑞大学等建立国际合作关系,并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澳洲会计师公会(CPA Australia),香港会计师公会(HKICPA),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澳大利亚国家会计师协会(NIA),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长期保持合作关系。学院于2006年取得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最高培训机构资格,2008年被授予国内首个最高级别培训证书——白金级,2016年学院ACCA项目荣获上海市中外合作示范办学项目。 学院秉承“厚植中国,面向国际”的科学研究范式,立足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借鉴多学科理论,致力于创建“在全球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和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制度会计学派”。2000年以来,围绕财务会计、管理会计、CPA审计、公司治理、公司财务等主题,学院教师在全球会计与财务学顶尖期刊CAR, JAE, JAR,TAR, RAS,JFE, JFQA等发表高质量论文30多篇;在国内《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会计研究》、《金融研究》等会计与财务类权威期刊发表论文500多篇。据2019年杨百翰会计学顶尖期刊(TAR,JAR,JAE,RAST,CAR, AOS)排行统计,我校现位于全球第38位,其中,2019年在财务会计研究领域,排名全球第22位;会计学科实证研究领域,排名全球第30位。根据美国UTD世界顶尖会计学期刊TOP3(TAR,JAR,JAE)2018-2022发文排名,我校会计学科位现居全球第76名,中国大陆地区高校第1名。
近十几年来,学院共承接120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其中包括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科研经费累计逾3000万元;近20项成果分获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和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等省部级奖。2篇博士论文获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博士论文获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现在,会计学院全体同仁正在以不懈努力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会计与财务学科。
【愿景】
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会计与财务学科
【使命】
探究创值规律,培植业界英才,传播商业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