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以“五个融合”扎实推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
四川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以“五个融合”加强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美育与德育相融合。修订《关于“全课程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施意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贯穿美育全课程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陶冶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建设,成立巴蜀艺术文化研习所,持续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挖红色资源,组织创作主题歌曲、话剧、舞蹈等红色文化作品,用多种艺术形式展现和弘扬革命文化,师生自编自导自演舞台剧《江姐在川大》、红色诗意话剧《待放》等已在校内外公演12场,观众达8000余人。创新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主题艺术教育活动,创作《归来仍有花开》《生命之光》《强国有我》等歌曲,举办抗疫线上书画作品展等活动,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实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计划,深入开展“大川文艺轻骑兵”系列志愿服务活动,2020年开展活动63次,受众1.7万余人次,让学生在文艺服务群众、引导群众中增长才干、砥砺品格。
普及与专业相融合。出台《加强美育教育的实施细则》,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职能部门和学院协作配合的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机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持续加大公共美育课程、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场馆设施等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美育普及度。推进艺术教育中心建设,选优建强专兼职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42人。组织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及相关活动,指导8个学生艺术团队,学生艺术团队连续7年参与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充分发挥学校艺术学院专业优势,在学科专业、师资队伍、课程教学、艺术社团、活动组织等方面,推进融合渗透、协同育人。依托学院美术馆、小剧场、艺术长廊、艺术研究论坛等平台,定期举办话剧、音乐会、艺术展览、学术讲座等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艺术活动,推动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
课程与实践相融合。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中华美育精神,设置五大通识教育模块,完善“人文艺术与中华文化传承”模块课程体系,开足开齐美育课程,每年开设《中华文化》《大学美术》《中外音乐文化》《影视鉴赏》《体育舞蹈》等美育课程100余门,培育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加强美育社团建设,已建设学生美育类社团109个,其中,专业性社团30个、高水平艺术团9个,广泛开展各类文化艺术活动。精心打造“凤凰展翅”文化艺术节、“新年音乐会”、“艺术沙龙”等文化艺术品牌活动。连续8年举办实践及国际课程周,每年邀请一批知名学者来校开设美育课程;实施国际文化交流营项目,邀请海外高校学生艺术团来校交流演出。加强与四川戏曲协会等组织合作,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与成都、德阳等地合作,传承发展金沙遗址、绵竹年画等非遗项目。成立“绘川艺术工作坊”,与校外专业机构共建艺术教育实践基地,整合多方资源,努力培养心灵美、形象美、行为美的新时代大学生。
美育与双创教育相融合。将美育纳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依托学校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精心打造“I创街”,遴选入驻校园艺术坊、UTO文创乐活、幻宇音乐等学生艺术类“双创”团队20余支。建立大学生创新创意实现平台(智造梦工场),开展“I创意WE实现”活动,实行“草根创意、专业指导、平台支持”组织模式,支持学生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创新创意活动。设立活动基金,支持优秀创意活动项目立项孵化,目前已成功孵化项目30余个。支持学生项目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多个艺术类项目获国家级和省级立项。充分发挥美育激发创新意识、提升创新活力的功能,打造“文化艺术与科技创新汇聚中心”,着力建设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融合等平台,努力使学生在科学魅力和艺术熏陶中涵养气质、启迪智慧、开拓创新。
美育与环境育人相融合。加强富于历史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人文景观、教育设施建设,让校园物质环境“有信念”“能说话”,润物无声散发正能量。积极保护学校历史建筑,持续推进校史展览馆、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美术馆、华西医学展览馆、中国口腔医学博物馆和历史文化长廊“六馆一廊”综合开发利用,把参观“六馆一廊”作为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实施校园景观美化工程,推进校园道路改造和环境整治,加强德水、沫溪、巴渠等人文景观建设,利用教学楼和学院办公楼廊道空间打造雕塑长廊、艺术长廊和文化宣传长廊,让校园人文景观等成为重要的美育资源,使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学校发展变迁,汲取中华文化艺术精髓。
报考资格评估
- 大专以下
- 大专
- 本科有学位
- 本科无学位
- 硕士
-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