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详情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1篇简章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是2010年10月由原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和信息物理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院下设5个系和1个中心:应用地球物理系、地质资源系、测绘与遥感科学系、地质工程系、地理信息系、实验中心。此外,还有中南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中南大学资源勘查与环境地质研究院、中南大学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中南大学注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南大学小行星矿物资源研究中心等校内科研机构。学院具有七十年的发展历程,曾创立了享有国际声望的“地洼学说”和“伪随机信号电法理论与方法”。在大地构造与成矿预测、电磁勘探理论与装备、精密测绘仪器与方法、测量平差与数据处理、复杂地层综合钻探技术和地学模拟计算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和特色。

学院现有教职工196人(教学科研人员157人,其中教授57人、副教授69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组部海外青年高层次人才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青年学者4人,国家杰青2人、优青1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中国青年地质科技金锤奖获得者2人、银锤奖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教育部青年教师奖获得者3人,湖南省芙蓉学者2人、青年学者1人,湖南省杰青7人、优青4人,湖南省青年科技创新人才8人,湖南省创新研究团队2个。

学院拥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和地质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14个二级学科授权点。此外,还拥有资源与环境类别地质工程领域、测绘工程领域2个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300多人,博士研究生50多人。学院建有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设有6个本科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地球物理学、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均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所有工科专业都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地球物理学入选湖南省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每年招收本科生约450人,近年来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5%以上,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与好评。

学院在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中,建有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和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2个省级重点学科、地质工程1个校级重点学科。三个一级学科组成的地球科学群为中南大学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点。

学院目前拥有40万以上大型设备60多台套,包括广域电磁仪、伪随机激电仪、双频激电仪、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仪、地质雷达、卡帕桥磁化率仪、真三轴加载平台及控制系统、地基雷达干涉仪、高温高压多尺度监测系统、三分量宽频地震仪、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电子探针(EMPA)、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微区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XRS)、冷热台、显微镜耦合阴极发光(OM-CR)等,设备总价值近6000多万元,实验教学和科研条件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建有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色资源与地质灾害探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同时参见湖南省工程中心、自然资源部创新中心等多个省部级平台。

近五年来,学院年均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课题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50项,年科研经费突破7000万元。2018年度由我院何继善院士领衔的“大深度高精度广域电磁勘探技术与装备”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朱建军教授主持完成的“InSAR毫米级地表形变监测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得省部级及全国性行业协会一等奖近20项。

学院正着眼未来,立足行业,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提升学院在学校特色与优势学科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地球科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基地。

查看更多
搜索历史
删除

电话咨询

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