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招生简章
一、学院及专业优势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创建于2005年,是新中国第一家以“国学”命名的本硕博完备的高等教育科研机构,2024年中国古典学专业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次设立。国学院秉持“大国学”理念,立足经史子集,贯通文史哲,融汇民族历史语言文献、边疆史地文明等交叉学科研究,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新机制。学院充分兼顾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在教学与研究中,既有继承传统的治学特点,又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宽广的国际视野。现有汉语古典学系、欧亚古典学系、《国学学刊》编辑部等多个教研机构。
二、课程安排
政治理论课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理论修养,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本课程主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教育,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方法。 | |
方法课 | 中国传统经典诠释 | 一、作为哲学理论的经典解释学,二、中国传统经典解释的方法,三、立足于经典解释建立哲学家思想体系的中国传统经学的特点,四、建立中国经典解释学的可能性问题。 |
文献学研究法 | 课程每节课选择一两个学界存在争议的文献学问题,对前人的相关讨论 进行评述,分析其得失,借此学习文献学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 | |
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 | 本课结合学生各自的研究领域,主要就如何发现学术问题、如何搜集资料开展研究、如何应对写作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以及如何选择和遵守必要的论文索引、注释和书目规范等进行引导和训练。 | |
国学研究前沿 | 课程从学术史的维度溯本清源,将国学看作是中国近现代学术史框架下的社会政治文化现象,力求将前人围绕国学是什么以及怎么办国学等问题而展开的看似纷繁杂乱的讨论,变成条分缕析的对话,并通过这样的对话来探究今天国学的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希望能通过这一梳理较为清晰地审视这些问题的来龙去脉,从而既有助于我们认识国学在近现代历史和学术史中的地位,又对我们思考国学的未来发展方向能够有所启发 | |
学科基础课 | 史学研究专题 | 国史从经学附庸到“六经皆史”: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与特点。史料与史学:传世史料与新史料。史料考辨基本方法。近代新史学内容与特点。国史立场研究。 |
集部研究专题 | 选择中国文学史中某重要流派或专题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和研究,揭示古代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 |
古文字研究 | 本课程介绍古汉字的形体﹑结构及其演变,讨论考释古文字的原则、方法和步骤,选读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等古文字材料。 | |
专业课 | 古代文学家研究 | 选择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家进行个案研究,并放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大背景下审视其创作特色和历史意义。 |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 | 本课程主要介绍古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基本问题、主要理论及常用方法,选读部分古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经典研究文献。 | |
唐诗分体研究 | 本课程从“分体”的角度出发,探究诗歌体式对内容、风格乃至作者的影响。 | |
中国古代文艺学 | 本课程以中国古代代表性的文艺理论为中心,对中国古代文学原理、文学审美特征以及文艺理论发展的内在理路与背景诸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 |
选修课 | 元明清戏曲研究 | 课程以文献为基础,讲述中国戏曲发展的概况,探讨戏曲案头和场上的关系,考察名剧和名伶。视情况,灵活安排。 |
先秦两汉文学研究 | 本课程是在文学史学习以及部分专书研读的基础上,针对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学问题进行相对深入的探讨。大致可包括以下的内容:上古神话传说的原型及演进、先秦文学与音乐的关系、先秦至两汉文学思想的发展、先秦两汉文学的地域特征等等。本课程的讲述一方面将主要依据传世文献,另一方面更结合新出土的文献与文物,希望通过这两方面的资料能对先秦两汉文学有更深入的理解。 | |
魏晋南北朝诗史研究 | 本课程立足古代女性作家作品,梳理女性文学从先秦到明清时期的发展, 兼及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妇女观之演变。 |
三、教学办法
培训期间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发给学员讲授大纲或材料;规定必读及参考书目,以利于自学。
四、学习期限
1、学习期限:课程培训班学习周期为1-1.5年,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2、上课时间:每月选择1-2个周末集中授课(寒暑假除外)。
五、报名条件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思想政治表现好,品行端正,身体健康,能坚持在职学习者;
2、有志于提高人文素养的社会人士,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典文学爱好者。
3、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均可报名参加课程培训班学习。
六、报名手续
(一)报名办法:
1、填写课程培训班报名登记表;
2、交验本人最后学历证书、学位证书、身份证复印件;
3、交电子版一寸白底证件照1张。
(二)资格审查:
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进行资格审查。
重要提示:交付学校审核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身份证等证件必须真实有效,若因证书不真实造成的一切后果,责任由学员本人自负。
七、收费标准
课程培训费每人38000元,一次交清。课程培训期间资料费、食宿费、差旅费由本人自理。
八、缴费方式
(一)个人账户缴费:点击“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发布简章的缴费链接,通过学校电子收费系统缴费。
学员通过点击简章页面发布的“报名缴费”按钮,可直接打开“中国人民大学通用收费系统”中该课程班的对应收费页面,注册并填报个人身份信息和票据信息后,通过系统缴费。
郑重提醒:学员如果遇到招生人员以参加本课程班培训为由,要求学员缴纳任何公示培训费之外的费用,可向学校有关部门举报违规行为。
(二)单位账户缴费:通过单位银行账户办理银行汇款缴费。
户 名:中国人民大学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紫竹院支行
账 号:0200 0076 0902 6400 244
特别说明:汇款时“收款人(单位)”一栏均只填“中国人民大学”六字,在“用途/摘要”栏里填上“国学院2025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国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职课程培训班(北京班)课程XXX(学员姓名)培训费”。汇款后请将银行汇款凭单提交至国学院有关负责老师处确认。
九、证书
1、学员完成课程设置中所规定的课程并考试(考核),成绩合格者即可结业。
2、完成课程培训班规定的学习项目并考试(考核)合格者,经中国人民大学继教处审核颁发结业证书。
梁老师:17812039143
张老师:18611851496
报名邮箱:edu@edueg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