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农业大学:牢记强农兴农嘱托 构建卓越研究生教育体系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坚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服务需求为导向,提高质量为核心,追求卓越为目标,通过实施《沈阳农业大学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积极引导研究生教育从强调“论文发表”的知识生产模式向强调“瞄准需求”的服务贡献模式转变,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卓越研究生教育体系,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坚持立德树人,强化全面发展,作好“全”字文章
坚持“三全育人”,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年度考核标准,强化“五育”并举,为研究生全面成长成才奠定基础。一是加强思政课建设,开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等课程,打牢思想根基,实现培根铸魂。二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等内容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从2021级起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系列讲座》《体育专项课》课程,让学生接受人文艺术熏陶,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出台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办法,让研究生导师在讲好专业课同时做学生人生导师。四是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制定校领导联系思政课教师制度,要求1名校领导对接1名思政课教师,选派优秀思政课教师参加省市专题班培训。五是建立起一支高层次党支部书记和班主任“专家队”。学校建立高层次人才担任党支部书记和班主任制度,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和班主任队伍中高级职称占比超过65%。
二、坚持需求导向,瞄准产业发展,彰显“研”字本色
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坚持研究本色,把“研”字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一是坚持“四为”方针,不断扩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学校不断加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力度,在全校学术型硕士招生指标不增加的形势下,逐年给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增加招生指标。二是坚持面向学科前沿,按照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实行学术型研究生按培养质量、科研任务、创新贡献度分配招生指标。三是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按需分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向服务乡村振兴种养殖业、食品加工业等关联度高的农业硕士中的农艺与种业、食品加工与安全等领域和兽医硕士专业倾斜。四是坚持培养三农情怀,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学校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聚焦乡村振兴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不断增加专业学位硕士招生比例,由2014年占硕士招生比例的27.5%上升到2021年的64.3%,人数由219人上升到1261人。
三、坚持质量核心,创新培养模式,体现“新”字精神
坚持质量核心,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实现知识创新与实践创新共同发展。一是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突出专业高质量底色与优势特色,全面修订各类各层次研究生培养方案(60多万字)和教学大纲。二是实施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计划、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知识创新培育项目、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践创新项目。2021年,支持学术型研究生知识创新资助计划83项、资助金额52万元;立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践创新项目37项,资助金额18万元。三是建立省、校两级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在企业建立研究生创新工作站。建立了57个省、校两级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选聘132名“产业(行业)导师”,建立26个研究生工作站和5个校企研发中心,着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四是建立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先后与多家科研院所开展联合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合作。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高水平科研院所签订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开展了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
四、加强导师管理,提升指导能力,突出“师”字本色
加强导师岗位管理,强化政治素质,提升导师业务指导水平。一是将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作为必备条件纳入导师岗位考核,激励导师做学生引路人,培养造就一批名家名师和杰出人才、领军人才。近年来,涌现出校级优秀导师56名、优秀导师团队3个,省校两级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教师382名。陈温福院士荣获全国模范教师,李天来院士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设施蔬菜栽培与生理导师团队和作物学导师团队2017年和2021年分别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19年以来,5名导师获得国家级人才称号。二是完善研究生导师管理办法,将二级学院党委评价、学生评价、督导员评价纳入导师考核,破除导师评价机制“五唯”顽疾。三是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合作培训导师,率先落实了国家典型示范、省级重点保障、学校全覆盖的导师培训体系。2021年,利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线上课程资源,开展了为期半年的线上业务培训,培训对象涵盖了近两年新增研究生导师、学校外聘导师、产业导师、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指导教师,培训人数超过1500人次,做到了研究生导师培训全覆盖。四是实施“四层次”人才培养计划,资助导师出国研修,培养国际视野。2016年以来共派出42人出国研修,提升了导师的国际视野。
五、制定学位标准,强化规格意识,释放“严”字信号
坚持过程考核,建立多维评价,严把关键环节,实现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一是修订完善学位授予标准,破除“唯论文”评价标准导向。提出了包括发表学术论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取得省级科研成果奖励、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等多元学术创新成果评价标准,破除“唯论文”评价标准导向。二是按一级学科分类、分层制定培养方案,出版核心课程指南,编写了968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加强教材建设,1项研究生教材获得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2项教材获得首届辽宁省教材建设奖,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三是建立博士、硕士分流机制,打破入学“终身制”。出台博士、硕士分流办法,狠抓学籍管理,制定学籍管理规定,定期清理超期研究生,7年分5次清理超期研究生学籍266名,有效维护了学籍制度的严肃性,彰显了学校严把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决心。
六、健全管理机制,提升保障水平,确保“实”字品质
提升办学治校水平,完善研究生教育制度保障机制,确保研究生教育改革落实落细。一是建成“四层次四维度”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证与监督体系。“学校管总、学院主建、学科主育、导师一责”四层次及“招生、培养、学位、就业”四维度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证与监督体系,为实现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从八个方面制(修)订研究生教育规章制度;制订了招生指标分配办法,开题及中期考核管理办法、学位授予标准、奖助学金发放管理办法、荣誉称号评选及认定办法、高水平学术成果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完善了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体系。三是建立研究生督导制度,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和关键环节管理,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督导,建立完善的开题、中期、学位申请、审查、预答辩和答辩制度,实行督导员全程跟随式督导,确保每一个关键环节都监督到位。四是完善学位委员会的工作机制与监督体系,进一步规范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及其分委员会职责。出台《沈阳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工作规程》,成立沈阳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及其分委员会,进一步规范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及其分委员会职责。
报考资格评估
- 大专以下
- 大专
- 本科有学位
- 本科无学位
- 硕士
-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