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学院
COLLEGE

政府管理学院

  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始建于1999年7月,其前身公共管理学院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公共管理学院之一。2019年12月,正式更名为政府管理学院。早在1925年,董泽、浦薛凤、洪锡麟、卢锡荣等著名学者就主持开设了政治科,这成为后来政治学系和公共管理系的学脉之源。20世纪30、40年代,林同济、何永佶、朱驭欧、王赣愚、潘大逵、张凤岐、华秀升、陈复光、严继光、张启贤、李德家等执教于此,林同济、何永佶等开创的 “战国策”学派名噪一时,在西南边疆地区举起了抗日救国的学术大旗。20世纪80年代,在李德家、张尚仁、杨真元、马啸原等教授的努力下,云南大学成为全国最早恢复政治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的单位之一。新世纪以来,经由姜子华、张建东、周平、崔运武、方盛举等院系负责人的大力推动,学院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形成了“民族政治学”“边疆治理”“公共事业管理”三张学术名片,是中国民族政治学、地方政府与边疆治理研究的学术重镇。2017年云南大学政治学进入国家公布的“一流学科”名单,学院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目前,学院下设政治学、公共管理、哲学三个系,构建起“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本科生培养方面,学院建有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哲学4个本科专业。2019年,政治学与行政学、公共事业管理入选国家“双万计划”一流建设专业,行政管理、哲学入选省级“双万计划”一流建设专业。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拥有政治学、公共管理的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哲学的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主要招收和培养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国际政治、民族政治学、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公共政策、城市管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及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等专业的研究生。在博士后培养方面,学院设有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级政治学流动站,同时还设有省级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为有力支撑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工作,学院先后建成了多个高端平台。其中,与民族政治研究院共同承建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边疆治理研究中心”是我校“边疆治理与地缘政治”一流学科(群)建设中边疆治理方向的负责机构;“中国陆地边疆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内首个专门开展陆地边疆治理研究的协同创新中心;“云南省公共政策研究院”为云南省人民政府与云南大学合作建设的高校智库;“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设立的专业智库;“云南省机关事务研究中心”是云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委托学院运营管理的智库;“云南大学MPA教育中心”是我校承担MPA教育的专门机构;“公共管理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为省级实验中心。

  截止2020年12月,学院共有教职工79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32人,同时还聘请了多名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兼职教授定期来学院讲学交流,形成了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优质合理的师资队伍。在雄厚师资力量的基础上,学院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学术创新团队2个,云南省高校名师工作室3个。

  近年来,凭借长期积累形成的特色优势,学院在各个领域均形成了标志性的成果。在基层党建方面:学院党委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名单,政治学系教工党支部入选云南大学国家级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名单。在科学研究方面:获得教育部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得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3项,1部著作入选《国家成果文库》,10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在教学成果方面: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获得云南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获得云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并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在学生培养方面:10余人获得云南省优秀博士论文、优秀硕士论文,1人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6名在读博士生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就业工作方面: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考研录取率保持在30%以上,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博士研究生的就业率为100%。

招生简章

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共 1 篇简章
更多
3年
学制
6.60万
学费
云南 
周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