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实践型复试要求考生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一位初试成绩不理想,但却在复试中顺利突围的考生用自己的复试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复试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在越来越注重实践技能的复试中,考生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请看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考生复试经验谈:
那年,我的英语和政治刚刚过线,专业课的分数比想象中还要低。
在复试名单中,我的分数最低,比第一名低了35分。按照惯例,这是一个安慰奖,而且是一个代价很高的奖:复试的费用不算小,我再次陷入最不想面对的一个问题:去复试还是不去复试?
直到复试前一天,才临时买了一张机票。上飞机前,给导师组老师(之前托朋友问的号码)发了一条短信,请他为我保留复试机会,导师没回信息。
待到深夜入住中央民族大学附近的旅馆时,偶遇几个同是民大新闻学复试的姑娘,她们都是应届生,提前几天来准备复试。她们说自己还在看书,背英语自我介绍,背考研时准备的专业材料。是的,我看到她们在看书。我的背包里,除了一件衣服,别无他物。也是在那一晚,我才想起复试还有英语自我介绍,我完全没有准备。
去到复试现场,整个走廊等待复试的考生都在翻阅各自的资料,我理所当然是最后一个复试,排到了下午。
上午,把复试需交的材料给了老师。找到网吧,查了英文自我介绍,已无心情看太多。直到下午五点,才轮到我面试。没有候考区,枯坐在复试教室门外的椅子上,看着别人一个个离开,有人夺门而出低头就走,有人出来便热情地为等待的考生描述复试情况。在整个走廊空无一人的时候,我终于坐在了考官面前。
先是中文自我介绍,这一点对于考生来说,不是一个拉分的项目,只要说得清楚,时间适度就可以。虽然上午查了自我介绍的模板,但还是忘了很多。在开始英语自我介绍前,我直接对着面前的近十位考官说,我英语不好,我会努力说得清楚一些,但不知道能说成什么样,希望他们不介意。我的贸然自我揭底让导师觉得我够直接,在顺利地把自己叫什么名字、来自哪里翻译成英文之后不知道说啥单词的时候,众导师笑,对我说别讲英语了,你以后再好好学就是。我得令后很是释然。
接着,几个导师就我的工作经历提了几个问题,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没问我关于新闻史和新闻理论的任何一个概念,这个是我最没有准备的,问题的集中点全在于工作经历:你策划过的自我觉得最满意的新闻专题是怎样的?就自己所处的当地媒体环境,谈谈新闻中是否存在民族性,如何体现?虽然每道题目有2分钟思考时间,有人专门计时提醒,但考官并不在意你对这个时间的把握,想好了再说就好。第一个问题对我来说,难度不大;第二个问题是我没想过的,也是考研时参考书目中比较少涉及的,只能靠自己的新闻常识作答,这个过程中,导师并不只是听着,而是随时发问,有互相探讨的感觉。
复试时考生应该注意这样一个细节:尽量避免背书式的回答,也不能把自己放在一个被考查的状态下,应以一种平等对话交流的态度来完成新闻学的复试。有自己不了解的新闻背景,直接说不知道应最好,最忌胡乱猜测然后找词应付。这是我和现在同专业同学最大的感受,他之前在《中国房地产报》做了两年记者,导师在复试现场知道他这段经历后,和他从房地产领域的新闻操作谈到当下房地产的行业形势,基本以此为面试的主要话题。
民大除了导师随机发问,还有一个抽题部分。从题目的设计来看,基本也是跟当前的新闻业直接相关,很少是纯理论性的问题。比如:报纸在转企改制前后有什么不同?出版社的出版流程一般包括哪几个方面?三审三校指的是什么?网站新闻和报纸新闻在功能上有何差异?本年度你最关注的新闻事件是什么?
我不掩饰这样的题目对于我自己的“容易”,题目跟我工作息息相关,当然有话可说。我赢得导师高分的方式只有两个:逻辑清晰地表达,讲对题目所涉及的新闻操作常识。也许正是这两个方面我相对熟悉,最终我的面试得分排在前几位。和我同住一个旅馆的那两个小姑娘,有一个最终未被录取,她的初试成绩比我高20分。
很显然,新闻学的复试现场,对于有从业经验的考生来说,已经不是一场考试的问答,而是一出业务课的讨论,而这些业务并不陌生,这样的题目很少有标准的答案,因此全看个人的临场应对和表达,这样的复试,对于实践型考生的优势倾斜是巨大的。从最终录取的情况看,实践型考生大部分入围,最终未被录取的考生以应届生为主。这样的结果,并不是刻意强调应届生的“复试劣势”,也不意味着有工作经验的考生就一定占有先机。
重实践型复试虽然不以初试分数为重,但考生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这一点对于应届考生和有业界工作经验的考生都是一样的。而在这个方面,有业界经验的考生往往是最不扎实的,初试有时候也是侥幸过关,希望在复试备考时加强积累。有些应届学生的优势很明显,也深得导师青睐,比如英语好、专业理论知识精通、平常关注行业事件和热点并有自己的独立观察等。
报考资格评估
- 大专以下
- 大专
- 本科有学位
- 本科无学位
- 硕士
- 博士
下一篇: 在职研究生复试常见错误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