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科学与社会:在互动研究中深化实践步伐

来源: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时间:2012-10-25 09:52:46

  

  社会学在职研究生频道讯:科学与人类社会、伦理和法律等各方面的联系愈发紧密,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在我国逐渐兴起。作为一个年轻而独立的研究领域,科学社会学的思想与研究方法主要源自两个学派:以默顿学派为代表的科学社会学经典范式(默顿范式)和之后兴起的科学知识社会学范式(SSK范式)。前不久,我国召开了首次全国科技创新大会,这标志着中国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无疑,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更加具有指导意义。那么,在如今的大科学时代,科学社会学的发展现状怎样?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大科学时代:我国民众对科学家保持较高信任

  科学研究作为重要的人类活动,对社会发展与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而科学精神也俨然成为了社会生活乃至政治生活的基本话语,成为了现代人的基本思想法则和评判标准之一:大科学时代已然建立。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田松表示,在小科学时代,科学知识首先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科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而大科学时代,科学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在形而上的层面,科学在工业文明中承担着解释世界的功能;在形而下的层面,科学被视为技术的来源。工业化国家中,科学是其社会结构中的重要部分,科学角色的变化导致了科学共同体角色的变化。科学—技术—产业这一链条的形成,使得科学共同体与其他利益机构结盟,成为更大的利益共同体。在此情形下,如何保证科学不去危害社会,公众对科学的信任程度如何等也成为当下社会的一系列新问题。

  对此,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赵延东表示,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影响着社会对科学的投入以及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接受度,对现代科学的发展和我国科学政策改革等有着重要的意义。赵延东认为,当前在我国科学家是公众最为信任的群体。中国公众对科学家信任程度较高,而且这种信任程度将会保持稳定。其中,个人的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新媒体使用、对科学的感知、熟悉和兴趣等因素都会影响公众对科学家信任。

  我国科学社会学研究注重现实热点问题

  作为一门学科,科学社会学类似艺术社会学、法律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及家庭社会学:它们都考察制度化的组织、结构、进程、背景及产物。

  近年来,国内的科学社会学研究一方面更多地引进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和观点,并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对话;另一方面结合国内外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系统梳理学科知识框架和体系,综合运用社会调查、人类学、内容分析、计量学、案例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诸多前沿与热点问题的研究。

  针对目前国内科学社会学的研究现状,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林聚任提出了学科发展建议。他认为,当前国内的相关研究无论是在理论的纵深化、知识的系统化,还是视域的宽广度方面都有一定进展。但科学社会学的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一些学者的研究视域与问题的开放性导致学科定位模糊,缺乏学科发展的有力根基;其次,研究重道轻器,忽视科学社会学的经验研究方法;最后,知识框架和研究问题的“精英化”倾向明显。这些原因导致了我国科学社会学学科的定位不甚清晰、研究问题过于发散、研究方法不规范等。

  学科未来发展:立足本土,跨界合作

  在不运用科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中国的科学发展及其政策相关活动进行深度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与学术意义。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樊春良建议,未来我国的科学社会学若要在学科建设与研究方面有进一步发展,应注重科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提升;强化学科问题意识,重视经验与本土研究。形成明确独立的问题意识是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科学社会学的发展也要立足于自己的学科问题域。作为与现实社会情况紧密相关的学科,中国的科学社会学研究者一方面应关注当前世界与科学技术发展相关的共同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有本土问题意识,分析在中国特定背景中科学与社会互动的特质与问题。

  在我国,科学社会学研究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这一领域的研究者多来自非社会学专业。近年来,西方相关研究已突破了学科界限,从“科学的社会研究”发展到了“科学技术研究”,相关研究领域极为活跃,多学科综合研究日趋突出。 因此,我国相关专家也应从跨学科研究的角度,关注科学社会学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加强科学社会学的应用与政策研究,如此,科学社会学方能更加深化其现实指导意义。 

原文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收藏 0赞

报考资格评估

请提供以下信息,招生老师会尽快与您联系。符合报考条件者为您提供正式的报名表,我们承诺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
*姓  名:
*手  机:
意向专业:
学  历:
请选择当前学历
  • 大专以下
  • 大专
  • 本科有学位
  • 本科无学位
  • 硕士
  • 博士

上一篇: 获得社会学在职研究生学位容易吗

下一篇: 记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教授骆桂花

在线评论
共0条评论
0/300 提交评论
搜索历史
删除

电话咨询

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