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至9月24日,由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绵阳市教育心理学会主办,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西南科技大学社会心理服务与心理危机干预研究中心承办的为期3天的“第十届心理学与中国发展交流会”在四川绵阳市委党校举办。本次交流会是科技城人才活动之一,得到绵阳市委科技城人才办的大力支持。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机构的30余位心理学专家,10余家市级相关部门领导,以及来自成都、重庆等地的200余名心理学爱好者参加大会。
心理学与中国发展论坛是由8位心理学家于2008年发起的。据发起人之一的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钟年教授介绍,心理学与中国发展论坛与绵阳有着密切的“缘分”,2008年5月,首届心理学与中国发展论坛在武汉召开,“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论坛的第一届发起人中就有人直接从武汉飞到绵阳,进行灾后心理援助。
9月23日上午,交流会正式开幕。开幕式由绵阳市原政协主席、绵阳市教育心理学会发起人、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副校长张锦明主持。绵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办主任江保权、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钟年教授以及绵阳市教育心理学会会长王斌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
据了解,本届论坛主题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心理学路径”,设置了“历史皱褶中的文化讯息显影”“中国式现代化心理学的时代意义与挑战”“心理学发展道路的可能性探索”等8个分论坛。每个分论坛都邀请了专家在其擅长领域进行专业知识的分享和探讨。会议旨在通过广阔的视野和多元的方法审视和研究心理学发展的现状,进一步开创新的局面。
其中,“历史皱折中的文化讯息显影”论坛,由绵阳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寒教授和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心理与教育学院院长夏林清教授共同主持。引言人是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文昌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林海教授和艺术总监朱智忠教授,两位资深艺术工作者分享了艺术在生命历程中对身心转化、突破心理困境的重要作用。
“心理学发展道路的可能性探索”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的许燕教授主持。清华大学的彭凯平教授和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心理与教育学院的龚尤倩教授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应用心理学课程实验为案例,从课程应用角度详细交流探讨了心理学中国化的可能性及其发展路径,为与会者提供了心理学发展的新思路。
“社会变迁与家三线城市视角”论坛,由华南师范大学的李红教授和中山大学的佐斌教授主持。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的韩翔教授和南昌师范学院的周宜老师交流探讨了中国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中家族和家庭的集体记忆、群体经验及其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交流会上,心理学专家与与会的教师、学生、心理学爱好者就“中国式现代化心理学道路”这一主题展开了积极的互动交流。大家对中国心理学研究中的现实关切、研究方法和路径、未来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许多新颖的思考和见解。
第十届心理学与中国发展交流会,充分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关心国家和民众并承担社会责任的优秀品质,同时也展现了心理学工作者努力将心理学知识用于国家发展的励志精神。这必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心理学的发展,为心理学事业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发挥积极作用,发挥重要作用。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作为本次交流会的承办方之一,是学校积极探索心理育人,护航学生“心”成长的重要环节,学校也将进一步在工作中融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育人的温度,通过整合国内外专业资源,聚合学术力量,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在推动全员全环境育人中提升心理育人质量,更好地服务学生,护航学生健康成长,从“心”出发,让学生“育”见更好的未来。
电话咨询
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